1、中国驻美国使领馆提醒在美中国公民进行“海外公民登记”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为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优势,进一步帮助海外中国公民更好获得领事保护与服务,外交部“中国领事”APP推出“海外公民登记”功能模块并已全面上线。近日,中国驻美国使领馆提醒在美中国公民进行“海外公民登记”。
2、中国驻韩国使馆发布典型诈骗案例提醒中国留学生提高警惕
据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当前,随着各类网络社交平台的普及和发展,中国在韩留学人员在网络社交过程中遭遇“杀猪盘”诈骗的案件逐渐增多。在犯罪过程中,诈骗分子把各类网络社交平台称为“猪圈”,把受害人被称为“猪仔”,把建立感情关系的过程叫做“养猪”,把实施诈骗叫做“杀猪”。为帮助大家加强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特分享下面的案例,并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及家长提高警惕。
【典型案例】
“网恋”遭遇“杀猪盘”
留学生A某向我馆求助,称与“女友”失联,自己30余万元的积蓄也被“女友”拿走,请我帮忙寻人、找钱。经了解,该生不久前曾通过某社交软件的配对功能与女友“Linda”相识。对方自称是在澳洲留学的中国留学生,相识后经常向A某嘘寒问暖,并时常展示“美照”,两周后两人感情迅速升温并确定“恋爱关系”。
女友称近期在炒虚拟货币,并向A某展示盈利“战果”,称可以带A某一起做投资。A某架不住女友软磨硬泡,通过女友提供的链接下载了某款APP,并在女友指导下充值后赚取“小利”。
在女友的甜言蜜语和爱情攻势下,A某对“炒虚拟货币”赚钱深信不疑,满怀着对未来爱情的美好憧憬先后转账“充值”人民币30余万元,并将账号交由女友代管,女友则定期通过截图、语音等方式告诉A某盈利情况。
半个月后,在A某准备缴纳学费时发现“提现”功能受限,在与“客服”交涉过程中又被要求追缴“手续费”“保证金”,而每天联系的女友也将A某“拉黑”,直至此时A某方察觉上当受骗。
【案例分析】
诈骗分子在推特、Instagram、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开设账号,建立“留学海归、股市大神、独立女性、企业高管”等人设,吸引受害人关注,并逐步“培养”感情,“确认”恋爱关系。此后,以“投资理财、内幕消息、急需周转、生日礼物”等为由,不断向受害人索要钱财,导致受害人最终“情财两空”。
【安全提醒】
1、网恋有风险,动情需谨慎。
2、不要相信“有内幕、稳赚不赔”的博彩、理财,守紧自己的钱袋子。
3、不要和未见过面的人谈钱谈感情,更不要随意在网络媒介暴露自己的肖像照片、学业情况、家庭成员信息等个人信息。
4、中国驻汤加使馆提醒在汤中国公民注意防范登革热
据中国驻汤加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汤加全国确诊登革热病例增多。汤卫生部宣布登革热疫情爆发,称持续降雨和潮热天气为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蚊虫提供了孳生条件,预计未来病例数量将会增加。汤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发展,同时敦促公众避免恐慌,增加了解登革热知识,一旦出现症状尽早就医。
中国驻汤加使馆提醒在汤中国公民:
一、密切关注汤政府及官方机构发布的疫情信息,提高防范意识,并根据相关建议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二、保持生活环境卫生整洁,雨后及时清除积水,避免孳生蚊虫。安装纱窗、蚊帐,做好防蚊工作。外出时尽量穿长袖长裤,注意使用驱蚊剂进行防护。
三、如出现高烧不退,且伴有剧烈头痛、肌肉骨骼关节痛、皮肤出现充血性皮疹、牙龈出血及呕血等登革热典型症状,请及时就医,积极诊断和治疗。
汤加维奥拉医院电话:23200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
86-10-12308
86-10-65612308
驻汤加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00676-7778846
4、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提醒中国留学生谨防电信诈骗
据“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20日,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发布致领区中国留学生的信,温馨提醒大家:
一是谨防电信诈骗。当前针对海外中国留学生的电信诈骗案件高发频发,危害性极大,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不给骗子任何得逞机会。如果你收到“这里是XX公安局,你涉嫌卷入一起犯罪案件”“这里是中国使领馆,你有一封文件需要领取”“这里是移民局,你的签证已被取消”“这里是邮局,你有一个包裹需要领取””等类似中英文自动语音或直拨电话,请切记这些都是电信诈骗,千万别信,不必应答,直接挂断!接到电话录音通知您有重要文件、包裹需要领取,或者有涉及国内案件的一律挂断;在不确定对方的情况下,索要您银行账户信息或要求转账一律挂断;非必要情况下,凡在电话里索要您个人信息的一律挂断,切记不要给陌生人转账。此外,不要在非正规网络平台换汇、租房或代缴学费,涉及钱款应通过银行、官方网站、正规平台交易。
二是紧绷安全防范之弦。要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避免前往治安较差地区,理性安排假期个人旅行,谨慎参与高风险项目。妥善保管身份证件,及时核查护照及签证有效期。遇他人歧视或挑衅,请理性应对,切勿发生肢体冲突,必要时报警或及时求助校方。
三是主动融入校园和当地社区生活,重视身心健康,培养积极阳光心态。
四是主动“报平安”。请与家人保持经常性联系,多交流沟通,向家人提供在澳手机号、住所地址、学校名称及专业和学籍号、室友及学友联系方式、两个以上紧急联络人联系方式,以备不时之需。澳洲警方求助:131444??澳报警电话:000?(紧急)
驻墨尔本总领馆领事保护电话:98248810(仅限涉领事保护紧急情况下使用)
驻墨尔本总领馆教育处联系方式:melboffice@gmail.com
5、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提醒:出国务工应走正规渠道
据“以馆为家”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有网民在中国驻以色列使馆“以馆为家”公众号留言,希望了解赴以色列务工相关情况。针对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经询中以双方相关主管部门,并根据中以劳务合作有关政策,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新闻发言人就赴以务工问题接受采访:
Q:1、中国政府对本国公民到国(境)外务工有什么规定?
A:根据《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第五条的规定,企业从事对外劳务合作,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经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如需了解这些企业名单,可以登录商务部网站(www.mofcom.gov.cn),在“公共服务资源平台—名单名录—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单”栏目进行查询。
有意向出国务工的中国公民可向正规劳务派出公司咨询,或者向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即省(市)商务厅(局)了解相关政策。
Q:2、以色列政府对外国公民赴以务工有什么规定?
A:根据以色列法律,外籍务工人员必须持有效以色列内政部(人口和移民局)核发的工作签证及许可方可在以色列合法工作,如持其他非工作类签证来以务工,均属于非法。
目前开展中以劳务合作业务的企业只有两类,第一类是获准开展中以政府间劳务合作业务的四家试点劳务公司,分别是:山东外经、威海国际、中江国际、中澜国际。第二类是经以色列住建部批准取得C5资质可在以色列开展房屋建筑业务的建筑类企业,目前只有10家中国公司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招募建筑工人来以务工,分别是:中国建筑、中国土木、北京建工、山东高速、中鼎国际、江苏顺通、江苏龙信、南通二建、南通达欣、南通六建。
此外还有少数几家在以色列承揽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中国公司根据工程需要可以在中国境内招募少量施工人员来以务工。分别是:中国建筑、中国土木、中国电建、中国中铁所属隧道局和电气化局、中国港湾。
Q:3、中国公民赴以色列务工有哪些注意事项?
A:一段时期以来,国内社交媒体出现不少高薪招聘广告,片面夸大、高薪诱惑,刻意回避其中的问题和风险;部分非法劳务中介(俗称“黑中介”)也借机敛财,收取高昂的中介费用。有意向来以色列的务工人员务必提高警惕和鉴别能力,不要轻信盲从非法劳务中介和个别包工头的高薪诱惑,以免上当受骗,避免因非法务工(俗称“打黑工”)导致自身权益受到损害,甚至陷入“人财两空”的境地,给自己和家人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和痛苦。
中国驻以色列使馆特别提醒中国公民,请严格遵守以色列法律法规和劳动规定,切勿开展与签证类型不符的活动。
Q:4、以色列现在的安全形势怎么样?
A:2024年12月12日,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发布了关于调整以色列旅行风险等级的通知。凯撒利亚及其以北、阿什克隆以南、贝尔谢巴以西等地区仍为红色(极高风险),上述部分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为橙色(高风险)。
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上述红色(极高风险)地区。已经在当地的务工人员要密切关注局势发展,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安全防范和应急准备,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取得联系。
以色列报警电话:+972-100
以色列医疗急救电话:+972-101
以色列移民局外籍劳工投诉热线电话:+972-1700707889
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86-10-65612308
中国驻以色列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972-3-5459520
6、中国驻蒂华纳总领馆提醒中国公民出行加强防范
据中国驻蒂华纳总领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墨西哥政府加强墨美边境警力部署,对出入境车辆及人员实施更严格的检查程序。中国驻蒂华纳总领馆提醒领区内中国公民及华侨华人出行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防范。
谨慎保管证件财物,切勿携带大量现金,不随身携带小包粉末、液体等可疑物品。驾车出行注意交通安全,遵守当地交通规则,杜绝酒后驾驶。随车备好行驶证、驾照、车辆保险等必要文件以备查验。如遇当地警察拦停,应降下车窗,留在车内待查;如遭不公对待,冷静应对,尽量问清对方警徽号码;争取使用手机录制交涉过程,留存证据;记录对方特征、车牌等信息,并在确保自身安全后及时向当地警方申诉。
联系电话:
墨西哥报警电话:911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
+86-10-12308
+86-10-65612308
中国驻蒂华纳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52-6644920455(完)
7、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据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春季将至,郊游踏青等户外活动增多,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使馆提醒广大在乌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做到平安文明出行:
1.出门在外需谨慎
关注乌政府和官方机构发布的生活信息和安全预警,合理规划外出线路和出行方式,出发前向亲友或所属机构报备行程信息。尽量结伴而行,避免单独行动。如发生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当地报警电话或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热线求助。
2.大型活动应报备
中方人员举办大型户外活动或开展团建前,应提前向乌内务部门进行申请报备,确认选定地点能否举办大型活动。活动期间注意维持现场秩序,规范人员行为,不妨碍车辆及行人通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使用未经注册的徽章、旗帜及横幅。
3.休闲娱乐要文明
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宗教传统和公共秩序。外出用餐适量饮酒,杜绝酒驾。追求健康正能量生活情趣,切勿前往违规经营的场所或参与非法活动。避免在公共场所同他人发生争执,遇突发状况立即报警处理。
联系方式:
火警电话:101
报警电话:102
急救电话:103
紧急情况救援电话:1050
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998-93-5018574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热线(24小时):+86-10-12308、+86-10-65612308
8、中国驻汉堡总领馆提醒领区内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据中国驻汉堡总领馆微信公众号消息,据当地媒体报道,近期汉堡市万德斯贝克区(Wandsbek)和艾姆斯比特尔区(Eimsbüttel)接连发生伤人和谋杀恶性案件,造成一名受害者死亡,目前警方正在调查相关案件关联性。
中国驻汉堡总领馆提醒领区区中国公民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警惕陌生可疑人员,妥善保管个人财物,尽量避免夜间独行或前往危险区域。如遭遇紧急情况,沉着冷静应对,确保人身安全,并及时拨打德国报警电话或联系总领馆。
重要联系方式如下:
德国报警电话:110
德国急救电话:112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或+86-10-65612308
中国驻汉堡总领馆领事保护电话:0049-40-81976030(完)
9、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馆提醒赴马中国公民谨慎携带药品入境
据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有中国公民携带“麻仁润肠丸”等中药或中成药入境马尔代夫,因药品含有火麻仁等马尔代夫禁止入境的成分,被马警方拘留,经使馆多次交涉后获释。
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馆提醒赴马中国公民慎重选择携带的个人药品,入境前请提前了解马海关在药品方面的出入境管理规定。如确有需要,请随身携带好医生处方及其翻译件等证明材料,并主动向海关申报。
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与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馆联系。
马尔代夫紧急电话:911
中国驻马尔代夫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应急电话:00960-3010639
使馆地址:Nookurikeela, Boduthakurufaanu Magu, Henveiru, Malè(人工沙滩广场附近)。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86-10-12308或+86-10-65612308(完)
10、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馆提醒领区中国公民注意出入境相关要求
据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馆微信公众号22日消息,近期,一些中国公民因不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在来哈萨克斯坦旅行时遇到入出境问题。总领馆特提醒旅哈中国公民提前了解并遵守有关规定,避免自身权益受损。
1.确保个人证件合法有效
入境前务必确认个人护照有效期至少半年以上,且持有同入境目的相符有效签证。按照中哈互免签证协议规定,免签入境事由仅限私人事务、商务活动、旅游、医疗及国际运输,且自入境之日起单次停留不超过30日,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请务必计算好30天免签期,到期前及时离境,避免逾期滞留。
2.严格遵守携带物品及现金出入境要求
烟酒应适量。根据哈法律规定,每人出入境携带香烟不得超过200支(即1条),或雪茄50支,或烟丝250克,酒类不得超过3升(且须18岁以上)。
现金不超标。根据哈法律规定,携带等值不超过10000美元(按哈央行当日汇率计算)的外币现金和(或)外币票据入境无需申报,超过10000美元需要书面申报。同时禁止携带等值超过10000美元(按哈央行当日汇率计算)的外币现金和(或)外币票据出境。
自用物品守规定。根据哈法律规定,入境旅客可随身携带个人自用必需物品,但应严格遵守数量限制,如皮草制品(含头饰)每款不得超过1件;平板电脑不得超过2个;笔记本电脑每人1台。此外,还需提前了解其他出入境限制性物品。如携带油画或手工地毯等工艺品离开哈国境前,需办妥不具备文物价值的证明。如搭乘航班出入境,还要注意不具有标签或成分标识的散装蜂蜜属于航空禁运品。
3.积极配合通关查验
出入境通关时请积极配合边检及海关人员查验证件或物品。如遇哈方执法不规范情况,建议及时留存证据,通过正规渠道反映情况,依法维权。
哈萨克斯坦报警电话:102
哈萨克斯坦急救电话:103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86-10-65612308
驻阿拉木图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77272362230(完)
来源:综合中国驻各国使领馆微信公众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