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浙江最年轻的县级市——龙港,迎来五周年。
龙港是以“农民城”出名的,但今天的龙港,应该要拿掉一个“农”字,变成一座“民”城。
所谓“民”城,既是指“农民城”的城市底色,也是指“人民城”的城市容量,亦可以说是凸显“民”生福祉的城市功能,甚至是“民治”“民管”“民营”的城市属性。总之,龙港的“民本”形态,一直是支撑起龙港的脊梁。
40年前,龙港建农民城,政府靠土地、户籍政策,吸引了最初的镇“民”,他们是这片土地最为关键的要素。与40年前不足8000人口的规模相比,如今龙港的常住人口已经突破47万,比5年前增长21.3%,并以每平方公里2526人的人口密度,位居全国县域人口密度第三、浙江第一。值得一提的是,龙港推行的“城市合伙人”制度,实现城市的归属权在于“民”,每一个建设者也将是受益者。
5年来,龙港先后实施了7项国家级、42项省级改革试点,但在诸多成绩中,笔者始终认为,保留一座“民”城的容量,让更多不同身份的“民”入城来,这个章节,最具变革价值和探索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就说明一座城市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有完善的创业帮扶体系,有让人安心的社会福利保障,有充裕的就学就医资源,有依法行政的政府服务机制……所有这些体现城市包容度的细节,都是通过不断改革换取的,都是通过顶层设计与治理创新得到的。所以人的去留、“民”心的得失,最能体现改革成效,最能掂量出改革价值。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每一个重大改革举措的推行,往往伴随着“民”的流动、“民”的意愿、“民”的遵循,而显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魄力;也以“城”的容量、“城”的多元、“城”的资源优势,而彰显了城市与市民之间依存的关系,比如开设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都以接纳、满足“民”的需求而最大程度地激活了发展潜力。
但近几年,“逃离”城市在一些地方成为一种现象,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生活成本相对较高、人际交往相对复杂的地区,都程度不一地出现“人去楼空”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以“城市家园”的平台,通过“城市合伙人”的路径,想方设法吸引人、留住人、造福人,让每一位本地人或外地人,每一位农民或市民,都有一种归属感,都能以主人公的姿态,共享繁华、共谋发展、共担责任,这显然是一个城市需要考量、更要抓紧抓实的考题。同时,城市的繁荣昌盛亦要思考让城市参与构建者获得回馈,最终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意愿。
龙港是一座“民”城,从40年前开始的农民城,到5年前完成的镇改市,这座城内的所有风起云涌,始终以民为本、以民意为重。虽然城内熙来攘往,但她善待、容纳每一位进城的人,这就是改革成效的最大化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显眼的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