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市侨联  ->  品牌活动  ->  亲情中华  ->  留守儿童快乐营  ->  2016  -> 正文

知礼仪 养习惯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8日 来源: 作者: 编辑:月月

  2016年7月26日,距离快乐营闭营还有只剩3天的时间,但“亲情中华”温州市侨界留守儿童快乐营周南分营的志愿者们仍旧抓紧与孩子们相处的每一秒给孩子们带去知识的同时带去欢乐,这不,魔术班里,志愿者正在给孩子们上着一节别开生面的礼仪课,让孩子们能够在知晓各国的礼仪的同时,明白礼仪是对一个国家的文化的最直接的映射,知晓礼仪能够帮助他们未来在国外时,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

  志愿者洪毛蕾先从最简单的“问候”礼开始,介绍了各个国家不同的问候方式,有许多是大家听都没听过的,像是加拿大毛利人的“触鼻礼”,非洲的“吐唾沫”等等,都让孩子们惊叹于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竟有如此之大,光是简单的打招呼,就有成千上百种不同的方式。接着,一个的小小礼仪游戏,唤醒了课堂的活力,这个小游戏是为了考验大家的“瞬时记忆力”,志愿者在PPT上给出几个国家不同的问候方式,让孩子们在三分钟内尽可能多的记住这些打招呼的方式,再请几个同学上台来表演他们说记住的打招呼的方式,并且说出这个打招呼的方式出于哪个国家,谁记得多记得对,谁就获得本轮游戏的胜利,得到志愿者亲手制作的小小的礼物。

  经过一轮又一轮激烈的角逐,越来越多的礼仪被孩子们记在脑海中,有些在国外生活过的孩子们还给大家介绍了一些连PPT上都没有的特殊的礼仪,还讲解了这些礼仪背后的故事和起源,让人不得不惊叹于他们的记忆力和博学,但同时,也让志愿者发现了一个问题----有许多的孩子比起本国的礼仪更加了解外国的礼仪。常年的居住国外让他们对本国的文化礼仪知之甚少,文化的的缺失让他们渐渐的失去了身为一个中华儿女的自知,不懂拼音,不懂成语,不懂标点符号的运用,更不懂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他们的无奈。

  一个人的教养本身就是一种财富,一种人际交往的资源。一个人培养自己良好行为习惯要从细节开始,而细节就是生活中的点滴行为。把你的尊重用话语、你的微笑、动作表现出来,当这些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时,就是常说的“习惯”。教他学会问候亲朋好友,问候老师,教他基本的餐桌礼仪,教他在和父母出去会客时的装束,谈话时的专注,还有该避免问及的一些隐私话题。让他从小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被人尊重,在人际交往中有分寸,逐渐成熟、有智慧。也许一节课的内容有限,但是即使只有一分的效果,也要为之付出十分的努力,志愿者在周南这个小镇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一天,但仍希望给这个小镇带来一束亮光,照耀周小的每一个孩子。

  “亲情中华”温州市侨界留守儿童快乐营周南分营

  2016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