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侨心 汇集侨智 维护侨益 发挥侨力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市侨联   ->   侨界风采   ->   侨乡骄子 -->正文
记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院长陈工孟博士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9日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作为中国IT业最早的一批创业者之一,创造了令北京中关村不少同行都黯然失色的骄人业绩;

  九十年代初,他激流勇退,离开了赚到“第一桶金”的IT业,负笈美国,转攻金融,潜心苦读,终于学有所成;

  香港回归祖国之前,他毅然放弃令人艳羡的高职优薪,到香港理工大学做了一名“教书匠”。十年磨一剑,他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等方面都收获了累累硕果;

  三年前,已是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院长的他,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入主深圳一家IT企业,又开始谱写新的事业篇章与人生传奇……

  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他也在不断地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印证了一条颠扑不破的哲理——山高人为峰。

  初识陈工孟,是在2003年深圳举办的一个风险投资论坛上,他当时是以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院长兼香港理工大学教授的身份出任主讲嘉宾。

  五年不见,当笔者得知他如今已是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并且引领这家企业实现高速增长时,心中不免有几分疑惑: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让他跳出自己最擅长的理论研究领域,转而去经营实业呢?他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措施,使得国泰安这家企业走出困境、迅速崛起,甚至有望在2008年达到年销售额增长300%的高成长率呢?

  走近陈工孟,笔者心中的疑团得以一一化解。

  温州创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事实上,我做企业并不是从国泰安才开始,”陈工孟微笑着说:“早在20年前,我就开始创业了。”从1983年开始,他先后进入中国和美国计算机研究机构及公司工作,分别担任过计算机工程师、经理等职,也是中国第一批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在陈工孟的主持下,他们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全自动洗衣机电脑控制部件,开发了浙江省地方税务会计处理系统,还参与设计了美国邦德公司的“银行支票自动处理系统”人工智能软件。

  1987年,风华正茂的陈工孟以年轻人特有的创业激情,在浙江省温州市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软件公司,专门从事教育与管理软件的开发。可以说,陈工孟也是中国IT业最早的一批创业者之一。在很多人还不知道计算机为何物时,陈工孟敢于进入这一创业领域,这种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实在令人赞叹。

  “当时的创业环境并不理想,资金有限,也没什么经验,一切都要从头摸索。同时期做软件开发的不少企业其实都在亏损。”陈工孟对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坚持走“短平快”的路线,迅速打开了局面。

  凭借准确的市场定位和销售策略,陈工孟和他的创业伙伴很快就掘得了第一桶金。“我们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实现盈利近50万元,远远超过北京中关村的不少企业。要知道,那时一般人的工资大概也就六、七十块钱一个月。”说起这段经历,陈工孟非常自豪。

  美国留学:痛苦之后的嬗变

  1988年10月,陈工孟作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看不懂的决定——在他创办的企业正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激流勇退,远赴美国一家计算机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程。两年后,陈工孟再次挑战自己,毅然转行,进入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攻读金融专业MBA。

  “事实上,到美国之后我就进入一个痛苦的转型期。过去是在IT业,做技术和管理,一下子转到金融领域,而且要从头学起,必须静下心来读书,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特别是在第一年念MBA的时候。本来我英文底子很差,可是念MBA需要大量地读、听、写英文。一般美国人只要花四五个小时就能搞懂的课,我可能要花15到20个小时。我每周要修四门课,可想而知有多吃力。”

  同时,陈工孟还要面对各种诱惑。那时中美贸易加快发展,有很多商机,不少人依靠信息的不对称,赚了不少钱。这对陈工孟的定力与眼光是一种考验。但他是那种一旦下定决心就会坚持到底的人,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他以过人的毅力,尽量约束自己,奋发蹈厉,潜心苦读。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年,陈工孟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同时,他也顺利了拿到奖学金,进入博士班,主修公司财务、期权、金融衍生品。1995年,他又顺利获得财务金融学博士学位。一般情况下,拿到博士学位最快也需要五年,而陈工孟仅用了三年半时间就做了。

  学业有成之时,陈工孟开始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从1994年开始,他先后进入美国国家发展与研究有限公司、美国亚信有限公司工作,分别担任投资顾问和投资分析师。

  在美国拿到了博士学位,拥有一份待遇优厚、很有前途的工作,对于不少留学生来说,这应当是一张令人羡慕的成绩单。但陈工孟并未因此而志得意满、安于现状。他的骨子里总有一种挑战自我的精神特质,驱使他不断朝着新的目标进发。

  1995年,陈工孟毅然放弃了进入美国美林证券的发展机会,在香港回归前回到香港,进入香港理工大学会计与金融学院,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开始了一段全新的征程。

  香港执教:教学、研究双丰收

  在陈工孟人生当中,有两个被他用“痛苦”来形容的转型期,第一次是1990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攻读MBA初期,那么第二次则是1995年刚到香港理工学院的那段日子。“当时我面临三个大的挑战。首先,香港的书是用英文来教的,我一开始教得比较吃力。第二个挑战就是怎么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我是新来的,没人带,要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一定成果,然后在国际性的杂志上发表,这比语言关更难攻克;另外,我作为唯一一位来自内地的老师,要适应新的环境,要得到当地师生的认同,也需要一个过程。”

  面对新的挑战,陈工孟全力以赴。他主动多教几门课,而且力求把每门课都教得尽可能好;别的教师一周工作60个小时,他则工作80到90个小时。付出的努力比别人多,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当然提升得更快。

  从1995年到2005年,陈工孟在香港理工大学会计与金融学院工作期间,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会计学系副主任、中国会计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等。在此期间,陈工孟通过自己的努力交出了一份完满的答卷。

  教学方面,陈工孟培养了一批财务与金融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如今,他们都已是国内金融领域实务界与学术界的精英。

  学术研究方面,陈工孟同样硕果累累。他在国内外著名的会计与金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50多篇论文,并有10多部财务与金融方面的书籍由牛津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国内外著名出版出版。他还亲自创办了《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国风险投资》、《中国金融评论》这三本国际性学术杂志。

  政策研究方面,陈工孟主持开展了多项与国家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家部门合作的重大政策性研究课题;他撰写的多份政策性咨询报告,被中央部委、有关省政府作为制定有关政策的重要参考。

  此外,他还成功地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政府研究局、国家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证券交易所等机构,通过公开竞争申请到10多个重大研究项目的研究基金,总额近300万元。2000年,陈工孟还获得香港理工大学颁发的“校长杰出成就奖”。

  转战风投:打造中国的“凯雷”

  2003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的成思危教授找到陈工孟,希望他协助创办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以此推动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陈工孟欣然受命。

  2003年7月1日,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正式成立。“创办之初我们一穷二白,没人又没钱,而且当时正是中国风险投资最低迷的时候,我们在艰难中起步,能走到今天着实不易。”回首往昔,陈工孟不胜唏嘘。

  可喜的是,创办五年来,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民间和中央各方的支持。2005年,陈工孟又作出了一个出乎很多人意料的重大抉择——将自己多年来的工资积蓄拿出来,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入主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天使投资”在国内还是一个全新的事物,陈工孟应当算是中国第一批天使投资者。在这一领域,他再次成为最早“吃螃蟹”的人。

  其实陈工孟与国泰安渊源已久。

  早在2001年,陈工孟就与国泰安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被国泰安聘任为学术顾问,为国泰安的发展出谋划策,而且他在国际杂志上发表的80%的学术论文,所用的数据都来源于国泰安。

  “这些年来,我之所以在学术研究方面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产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获得了国泰安的数据支持,可谓得天独厚。撰写学术论文,需要参考海量的数据,而且我对数据的质量要求非常高,但国泰安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能满足我的要求。这也是我对国泰安团队的专业实力非常信任、对国泰安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的重要原因。”

  虽然有好的产品、好的团队,但国泰安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数据产品本身市场有限,而且国泰安前期一直是在投入,这就使得现金流出现问题。到了2004年底,更是一度陷入窘境。国泰安的公司高层达成共识之后,找到陈工孟,希望他来投资,甚至收购国泰安。

  经过一番深入的分析研究,陈工孟接受了这一建议,成为国泰安的大股东。“首先,我对国泰安的事业方向很感兴趣,也非常看好这个市场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既然投身于中国风险投资行业,我要求自己不仅能在理论方面有所建树,在实务方面也希望有所贡献。假以时日,我希望能成为中国的凯雷、黑石,甚至是中国的高盛。如果我能把国泰安做强做大,留下一个成功的创业故事,将来再去做风投会更有说服力,也会少交一些学费。虽然我在温州有过创业经历,但那已经是20多年的事了,现在我可以通过国泰安,写下新的一页。”陈工孟充满信心地说。

  领军国泰安:破冰之后的飞跃

  陈工孟入主国泰安之后,对整个公司的组织架构、发展方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改变过去单一做数据的产品结构,“立足于精准的数据,面向大众提供专业产品和专业服务”。

  为此,国泰安建立了一个创新金融部,招募了一批顶尖的创新金融人才,“他们都是这方面的一流人才,有不少是从美国华尔街、香港回来的。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国内最强大的创新金融部之一。”同时,国泰安还成立了一个强大的数据分析研究部,以期提供给投资者更加细致、客观的分析报告。

  针对金融机构和业界投资者,国泰安金融机构事业部推出了以衍生品市场分析工具为主的产品和服务。比如他们与台湾宝来金融集团合作开发的“国泰安-宝硕股指期货套利系统”,有望在国内股指期货推出之后,为各大金融机构所应用。再如国泰安与国际顶尖的金融软件提供商Market Point公司合作推出的“市场通综合金融分析系统”,可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全球60多个国家上万种金融产品的信息和分析工具。

  国泰安的第二大业务板块是教育产品和服务。过去8年中,国泰安已为国内外500多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及10000多位专家学者提供了专业服务,在国际、国内均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声誉,以及丰富的大学和学者网络资源。

  陈工孟介绍说,在面向大众的教育服务方面,国泰安打造了一个教学研究服务平台,开发了一系列教育专业软件,包括“备课易”、“课程易”、“学习易”、“论文易”等。此外,国泰安还开发了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技能的模拟软件,让我国的大学生尤其是财经类大学生毕业之后能更快地适应社会……

  陈工孟入主国泰安之后的两年多,一直是在投入,但是到了2008年,他的眼光和耐心终于赢来了丰厚的回报。最让他欣慰的无疑是国泰安目前在业内所获得的广泛认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国泰安卖给巴克莱银行的一套数据产品,价格是40万元,而国内同行业的价位一般10万元左右。“巴克莱之所以选择了国泰安而不是其他数据提供商,甚至连彭博的都不用,关键就在于我们的数据质量和服务都是国际一流的。”

  客户的认同带来不仅是国泰安知名度的提升,“从今年开始,国泰安的业绩呈现出跨越式的增长。第一季度我们的销售额与去年相比,增长了150%,第二季度也可能保持这一势头,预计今年总的销售额有望达到去年的三至四倍。”

  在人们眼中,陈工孟给人的印象一直是非常严谨、务实,但谈及心中的理想时,他却一改一改一贯的低调:“从今年开始,国泰安将迎来一个大的飞跃,2009年我们有望继续实现高速增长!再过两三年,我相信国泰安有望成功上市!”

  下一个高度:?

  审视陈工孟的事业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每一个事业领域,他都能充分发掘自己身上的潜能,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在每一个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他都勇于作出新的尝试,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陈工孟何以能做到这两点呢?

  “我的切身体会是:第一,做事情一定要有激情,而且要保持持续的激情。做任何事情,没有足够的激情投入其中,是做不好的。尤其是年轻人,没有激情,会一事无成。第二是要执着,把问题想清楚了,定下了目标,就要围绕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实践。绝不能三心二意,跳来跳去。”

  那么,怎样才能保持持续的激情和执着心呢?陈工孟认为:“这跟一个人有没有责任心有很大关系。照我的理解,每个人对自己、家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你所在公司乃至整个国家和社会,都要有责任心责任感。”陈工孟指出,国泰安开发的不少金融创新产品,也是本着对国家金融安全负责的态度来推向市场的。比如股期期货套利系统,“为什么中国的股指期货还没有推出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考虑到国内还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和工具,如果被老外操纵,势必危及国家的金融安全。国泰安理当在这方面甩贡献,包括培养中国非常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金融人才等工作,决不能让中国的金融资讯系统控制在外国人手里。”

  行者不倦,跋涉不已。自然界中的山峰即使万仞,人们依然可以攀到顶峰,将它征服,但对于陈工孟来说,人生与事业的山峰却永远没有顶峰。我们有理由相信,拥有异乎常人的激情、执着心、责任心与远见卓识的陈工孟,必将在今后不断开拓新的境界、跨越新的高度……

  人物简介:

  陈工孟: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财务金融博士。现任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院长,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风险投资》杂志主编,《中国金融评论》常务执行主编,兼任中国科学院金融避险研究中心特邀学者等职。至今已在国内外知名金融与经济刊物上发表了50余篇学术性和政策研究性论文。